从“共中”、“联中”到“永中”发表时间:2017-06-30 流览量: 分享到:

编者按:

自1931年桑蚕学校、商业学校和女子中学合并成初级中学,并奠定学校普通教育的办学方向后,二中的教育者们继轨前踪,不断谋求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抗战期间,学校与民族命运共浮沉,历经艰难,曲折发展。虽有战火硝烟,二中的办学信念却从不曾消减。

今以此文梳理二中1931~1949年的“旧温属共立初级中学” (简称“共中”)、“旧温属六县联立初级中学”(简称“联中”)以及“永嘉县立初级中学”(简称“永中”或“县中”)历史,一并感念那些为推动二中发展而筚路蓝缕、不懈努力的教育先贤与诸前辈。

一、“共中”阶段

1930年2月,旧温属联合县立中山蚕科职业学校、旧温属联合县立中山职业学校和旧温属联合县立女子中学等三所学校,奉命合并为公办普通初中,由永嘉、乐清、瑞安、平阳、泰顺、玉环等六县共办,称“旧温属共立初级中学”(简称“共中”)。学校实行男女同校,学制为3年。

“共中”面向旧温属六县招生,办学经费由六县教育部门共同负担。校长杨振霖赠田18亩,以其经济收入专购图书。

学校初建时,有6个班级,学生251人,教职员24人。当年秋,招新生3个班(其中二年制师范训练科1个班48人),在校生304人,教职员仍为24人。

二、“联中”阶段

1932年5月,政府当局以“‘共立’字样,易滋误解”,改校名为“旧温属联立初级中学”(简称联中)。1933年8月,又改名为“旧温属六县联立初级中学”。当年起,学生全部为普通初中生。

联中女生照片.jpg

(1936年春,联中女同学在县学前孔庙合影)

抗战开始后,局势动荡不安。“联中”地处闹市,由于敌机常来投弹轰炸,上课不时收到干扰。1939年春,市区遭日机大量轰炸,学校无法上课,全部学生疏散回家,等候通知。1939年4月,为应付突发事变,顾全寄宿生的安全,学校迁至离城12公里处的头陀寺复课。1941年,学校以市区原校为城区本部,以头陀寺为分部,安顿外地学生。那时物资奇缺,物价飞涨,分部师生生活非常艰苦。校友林楚平回忆说:

因为经常有敌机空袭警报,我们就由老师带着,一拨一拨分散到郊区去,各找一个庙宇,挂起一块小黑板上课教学,到了傍晚才陆续回城。后来,风声日紧,甚至有日寇登陆温州的谣言。于是校方决定,让走读生仍在城内上课,把住读生都搬到温瑞之间的头陀寺去上课。我家当时逃难到老家平阳,于是我就成了头陀寺的住校生。当时寺里梵呗与弦歌并作,僧人与学子杂处,彼此各就各位,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又有校友温商霖回忆道:“头陀寺是远近闻名的大寺庙,寺里把前院借给学校。我们的课堂比较宽敞。但宿舍较挤,室内点油灯。当时法币贬值,物价飞涨,所以伙食费及学费都交稻谷,也可以按市价折钱。伙食较差,糙米饭可以吃饱,但菜往往不够,油很少,一周只能吃到一点点猪肉。由于当时农村卫生状况较差,几乎大多数同学生过疥疮,我也感染上了。……虽然生活及物质条件艰难,但大敌当前、“国难当头”,师生们都同甘共苦,老师努力教,学生勤奋学,感情融洽。

暮鼓晨钟间传出的琅琅读书声,成为青年学子不灭的希望。

1941年4月,温州第一次沦陷,永嘉县政府被夷为平地。日军撤退后,原先作为“联中”学生宿舍的县学孔庙,被县政府用作办公场所。1942年7月温州第二次沦陷,日军不断向城区四周侵扰,头陀寺分部不仅起不到避寇作用,反而带来管理的不便,因此,当日军撤退后不就,分部撤销,学生回城,客籍住读生寄宿东山书院旧址(华盖山麓)。

校歌2.jpg

(“联中”校歌与“永中”校歌)

三、“永中”阶段

1941年,乐、瑞、平、泰、玉等五县均已建立县中学或简易师范,“联中”虽称旧温属六县联立,但其经费绝大部分实由永嘉县政府拨款,绝大多数学生亦为永嘉籍走读生。于是,经由校长杨振霖的建议与永嘉县当局的同意后,学校于1942年改为“永嘉县立初级中学”(简称“永中”)。但学校招生范围仍向温属六县不变。

1942年秋,省教育厅决定“永中”增设高中部,校名改为“永嘉县立中学”(仍简称“永中”)。至此,学校终于成为完全中学初中部每年春、秋季各招2个班,高中部春、秋季各招1个班。少数初中毕业生成绩优良免试升入高中。

文理分科.jpg

(首届“永中”高中部理科班学生合影)

当年冬,原校长杨振霖离职赴渝,原辅导主任叶杞接替校长职务。

1943年,实业家吴伯亨捐助法币10万元,设立德清奖学金,奖励成绩优异学生。

1944年9月,温州第三次沦陷。在日军侵踞之前,学校把校具、图书、仪器等抢运至楠溪岩头镇,借用岩头小学部分校舍供学生上课,男生挤住校内,女生则分租乡镇民居作为宿舍。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条件艰苦,当时在校班级和学生数大减,首届高中毕业班学生仅9人。

1945年6月,温州光复,学校迁回城区。温州第三次沦陷长达9个月,学校资产损失奇重,原校舍仅存大成殿,复校工作困难重重。当时,县政府经费支绌,省教育厅拨款有限,学校在各界人士支援下,建教室6个、办公室3间,修教室4个,因陋就简开学上课。9月,学校规模恢复到初中8个班、高中6个班。时杨守衍捐田20多亩,以其收入添置图书。教职员宿舍租用第一桥药业公所,客籍生部分挤居该处,部分自觅住处。

1946年春,学校添置图书馆一座、教室10个,校友会发起募捐,建楼房教室6个。学生自治会发起劳动服务,开辟篮球场4个、排球场2个。到1946年秋,学校不仅恢复旧观,而且还有所扩建。

这一时期学校的体育逐年有所进步。学校初创时,体育场地利用孔庙大成殿前的祭坛和填平的小河,只有2个篮球场、1个排球场和1条小跑道,只有篮球、排球和乒乓3类体育器材。1939年增添了铅球、标枪、铁饼等。1945年秋,借县党部旧址开辟大操场1处、小操场2处。1947年有体育设备113件。学校每年开一次全校体育运动会,参加省、区、县比赛取得较好成绩,如:1940年5月获永嘉县城区中学生“青年杯”男篮锦标赛冠军;1943年省第四区第二届运动会,获初中男子部田赛团体总分第一名、径赛团体总分两个第一名;1948年5月获全省高中男排锦标赛冠军。

1947年秋,学校在府学巷校舍东之右军祠拆建楼房一座,作教职员宿舍,改建第一桥药业公所为女生宿舍。到1948年秋,学校规模为和初中10个班,高中6个班,在校生796人,教职员55人。这是解放前学校规模最大的年份,亦为解放后市中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1931年秋到1949年春,我校初中毕业生共2055人;从1942年秋到1949年春,高中毕业生共467人(含少数肄业生)。

 

(本文选自我校2007年编印的校本教材《qt电子官网平台》,略有删改)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